第一百一十三章复合体-《闯关东,我成了朱传文》
第(3/3)页
“所以,就要卖枪?”朱春山暂时想不通其中的关键。
毛光廷看了一眼作壁上观的朱传文,开始解释起来,“春山理事,卖枪不是关键,关键是我们得向着清廷示好。”
示好,中立,将是未来汉耀一个至关重要的态度,也是朱传文最近做的一个重要决定,不是谁都有着这个资格能做这个决定的,汉耀目前的发展有着两条腿,农业和工业。但这,也仅仅是保证了汉耀这个还矮小的巨人暂时站起了身子。
“春山叔,汉耀的发展方针是基于目前的形式不断改变的,我们有着一个远大的目标,那就是让所有人有吃,有穿,有学上,让国家强大。目标是远大的,但道路却是曲折的,目前汉耀缺铜困境,其实在制约着汉耀的发展。
楚可求和我要铜生产机器,生产工业产品;曲正乾和我要铜生产子弹。
但是现在,其实说句不好听的话,我们的铜用到这个月底将会彻底告罄,我最近其实都打算去一趟伯力,找安德烈,看看有没有可能给我调配一些。”朱传文也是同样叹了口气。
“没有其他办法了吗?”朱春山问道。他知道,如果汉耀开始正式向着各省供应枪械,铜肯定回到,但是同样,他心中那个梦想却又远了一步。
“没了,春山叔,锡良其实一直在朝着汉耀暗中下套子,去年汉耀改制成为汉耀制造总局,不免是一种妥协和延缓的办法。
但是现在,汉耀银行成立了,我需要飞速的与锡良,乃至他身后的总督势力们再次做一次妥协。其实你不必担心,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儿。”朱传文倒是不担心。因为黑省的位置是真的好,在清廷的最北端,这地方其实属于与沙俄的缓冲区。
未来,朱传文只要脑子不抽风,扯起什么大旗,那到最后,都是稳坐钓鱼台。
沙俄需要这块地方保持一个中立、缓冲,清廷乃至后续的民国都需要这个地方保持中立、缓冲。
中立,当然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得来的,那是由着保险队这个民间武装的势力所维持的。
“是啊,春山理事,总理事同意我全力开始枪械制造,学徒将会从朱家粮铺的农户中进行招募。工人、保险队都是脱胎自农户,我们有着规模庞大的朱家粮铺,这样温润的土地上,不一定长不出参天大树。
而我们将卖出的这些成熟枪械,未来,却不一定是最为先进的枪械。
单以机枪来说,我们将开展通用机枪的研发,这是基于现在的麦德森机枪为基础的单兵武器!麦德森机枪威力太小,马克沁又太过于笨重,需要三个人进行操作。两相结合,又会出现什么呢?枪炮,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!”聂士则说的言之凿凿,他对于汉耀向着清廷出售武器那是相当的支持。
“其实,我更是期待枪炮厂有着大量资金之后,有着欧洲实验室、美国实验室帮助下的研发速度。”朱传文补充道。
“春山理事,可能是我瞎想,但是我总觉得的将老东家调离黑省,就是一种牵制!”楚可求却是补充道,从曲正乾开始,到聂士则,这些刚来冰城的时候都是朱春山对他们进行了安置与照顾,情感上来说,汉耀的这些清末高知们,对于朱春山这个汉子,心中甚是尊重。
“春山理事,枪械也是商品,不过相比于欧洲国家由陆军大臣主导的统一定标订制武器,我们的各处省直属制造局其实代替了市场而已,但是和汉耀的枪械相比,清廷世面的武器真的不行。”毛光廷说道。
“我也是这么认为,我们汉耀的武器也算是打出了名头,卖!有什么不能卖的,只有将这些武器卖掉,我们未来才有钱投入更高层次的武器生产。”楚可求在尊敬过后,也是展露出自己平时的性格。
这不是一众人胁迫着朱春山同意,往大里说,说服朱春山。不免代表着朱传文说服以朱春山、朱开山代表的,汉耀内部的保险队势力。
朱春山没再说话,显然是默认了,此时朱传文才接过大家的话茬,拍了拍桌子:“其实这是今年南洋劝业会的时候,我就想清楚了一件事情,枪要卖!
我朱传文不卖!美国不卖吗?英国人不卖吗?德国人不卖吗?甚至日本人不卖吗?现在,汉耀制造局,借着南洋劝业会既然已经打出了名头,那卖枪就是必须的,和之前的小打小闹不同,只是这量变大了而已。
卖枪了,这些钱总是要再次回到汉耀的手中,转身投入武器制造研究才是硬道理,欧洲实验室和美国实验室的最终目的,其实不就是为了提高汉耀的研发速度吗?”朱传文给众人讲着自己的想法,随后又补充道:“只不过,研究的这个事情,得更加隐秘一些才行。”
众人讨论到了下午时分,连中午饭都是在会议室吃的,在最后,朱传文决定性的说:“对,就是这样,汉耀要向着军工复合体迈出坚实的一步。”
自此,一个新的名词被朱传文向着一众理事灌输,汉耀商行之前在航空器上的布局,铁器二厂的拖拉机,将逐渐的打破壁垒。
对于未来,汉耀枪炮厂,乃至整个汉耀的发展成为一个军工复合体将是一个必然的道路。而其中,事关研发的短板,将在聂士则借助朱传文搭建的欧美平台上,不断开始缩小差距。
第(3/3)页